6个重点城市投1140亿整治黑臭水体
在刚刚过去的“中国水周”,我国的水质和水体环境状况广受社会关注。城市黑臭水体是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,民之所望,政之所向。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,是党中央确定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,要求到2020年,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%以上。
据了解到,当前在一些地方,黑臭水体顽疾仍未消除,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。但近年来,各地正水岸同治、步步为营,各施其策努力打好攻坚战,还老百姓(60.620, -0.16, -0.26%)清水绿岸。
昔日黑臭水体如今水清岸绿
4月5日,陈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从武汉回老家潜江祭祖。傍晚时分,一家人在父亲老陈的带领下,到潜江市南门河游园公园里悠闲地散步。经治理后的南门河1号湖湖水清澈,异味全无,公园内四处可见前来散步或锻炼的市民,湖面上还偶有几只游船划过。
“以前谁敢来这儿呀,老远就闻得到臭味。”老陈说,以前每次外孙回来,他都不敢带孩子到这一带游玩。因为过去,这里曾是一潭死水,天气一热就会发臭。后来南门河水闸修好,河渠两旁的垃圾也被清理,这两年来湖水越来越清澈,公园环境也变好了,市民又有了一处休闲好去处。
这是湖北省潜江市深入实施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的缩影。近年来,潜江已累计投入3亿元,治理城区黑臭水体,成效初显。为解决黑臭水体问题,潜江启动园林城区水系连通工程,将汉江水引入城区水系,使整个城区内的水系“活”了起来。
据了解,目前潜江城区内主要水体都已有效连通,水体水质明显改善。到今年底,潜江市将基本消除城区水体黑臭现象。
昔日死水一潭,如今碧波重现,全国各地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,让人惊喜不断。
在广西南宁,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融入对那考河的治理,昔日污水横流的黑臭水沟,如今成为赢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湿地公园。在广东东莞,一度为劣五类水质的麻涌华阳湖不仅成功孕育出淡水珍珠,物种也新增了20多种,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蕨也再次现身湖畔。
惊喜背后,是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超常规、动真格。近年来,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,排出时间表,立下“军令状”,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举措,打好这场碧水蓝天攻坚战。
36城投1140亿整治黑臭水体
城市黑臭水体,是对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(或)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,被称为“群众身边的污染”,是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。
早在2015年出台的“水十条”中,第一次明确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国家水治理体系范畴,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被列为重点任务。随即,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》,全国各地开始大力整治黑臭水体、改善城市水环境。2018年,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》出炉,成为我国印发的第一个涉水攻坚战实施方案。目前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共确认黑臭水体2100个,九成以上已开工整治。
月报告、季通报、年考核,湖北加强动态监督考核,倒逼全省设区市到2020年底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;重庆市财政将拿出3.5亿元,对通过国家专项督查的31段黑臭水体实施按效补助……各地因地制宜、多举并措,通过补短板、建机制等,竞相探索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并加以落实。到目前为止,长江沿线省会以上城市的12家黑臭水体整治已经超过了90%,其他地级城市现在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中。截至2018年底,全国36个重点城市1062个黑臭水体中,95%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,实现攻坚战年度目标。据不完全统计,36个重点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体整治的投资累计1140多亿元,有效提升了水污染防治水平。
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指出,尽管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,但面临的不平衡、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,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,攻坚战任务艰巨繁重。
治理不易,维护更难,业内专家认为,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重在源头。要打好攻坚战,必须要解决源头和长效管理问题,才能真正完成黑臭水体治理。同时建议,强化防治刻不容缓,而且要打全方位防治“立体战”,要着力营造政府依法监管、企业合规排放、大众绿色消费,各尽其责、良性共进的外部环境。